中国咖啡市场要被一对小夫妻改变了!3家星巴克的估值,竟都比不过他们2平米的小店,两口子在寸金寸土的上海开了50家分店,全部盈利!连“风投女王”徐欣都要抢着投钱!
它就是manner咖啡的创始人韩玉龙夫妇,起先他们在上海南阳路盘下了一个两平方米的小档口,他们的想法也很淳朴,想着三年内能开出3家门店,然而谁成想生意火爆,随着资本力量的加入,韩玉龙的想法注定泡汤,如今正在高速扩张,单店估值一个亿! 碾压星巴克,吊打瑞幸,这个资本“天选之子”的新秀, 它的“省钱”玩法彻底颠覆你的认知,值得大家深度研究,并且适合各行各业学习。 首先,在看到市场对咖啡的需求后,manner就把实现放在了那些真正有需求的人身上,不搞情怀,不走文化,就谈刚需。 为了拿下更多强需求用户,它把定价放在了15-25元,这个价格比星巴克便宜多了,甚至和瑞幸折扣价后,处于同一个级别。为了打造单杯咖啡的极致性价比,manner是没有会员系统、优惠券等附加模式的。
并且如果消费者使用自带杯的话,还能每杯立减5元,基本上和便利店的价格差不多了。以这样的价格享用一杯精品咖啡,谁不会心动? 再例如,每一家Manner门店开业的前三天,只要消费者拿着自带杯前往门店,都可以免费获得一杯咖啡。所以经常有人看到顾客拿着保温杯、高脚杯、锅碗瓢盆排长队的奇怪现象。从视觉上直接起到了强烈的营销效果。好家伙,广告费都省了。 在咖啡圈有一传言,在星巴克对面开一家 Manner,星巴克的客流会降 30%。 毫不夸张,这是真实存在的,manner咖啡门店选址的原则就是“毗邻星巴克”,目的很简单,一方面是可以精准锁定咖啡的重度用户,另外一方面呢,就是它的价格和自提的方式,和星巴克形成差异,避免了正面竞争,连引流的钱都不用花了。 但往往星巴克能选的地段都很贵,怎么办呢? 压缩面积,拉高坪效!星巴克的面积一般在70-80平方米,而Manner基本是10平左右,甚至还有2到3平,而且啊,Manner门店通常采用自提,不设座位,就算有座位也不算不上舒适,就是希望白领们早上或者中午去买一杯带到办公室去喝。 你以为这就完了,它还有更省钱的招数: 上海寸金寸土的地方,薪资水平普遍高,为了降低员工人力成本,manner的每个门店更像是一个个“咖啡工厂”。 从萃取、打奶到拉花,都由几个店员合伙完成,分工明确,无需走动,形成了流水线生产,并非是我们以往看到的,一个咖啡师制作一杯,在manner,不需要员工技能有多强,大家各司其职。 这一点,极大的降低了人力成本、运营成本,并且提高了出杯的效率。
前有星巴克建立35元左右单价,高调赚钱,后有瑞幸生猛闯入,靠烧钱拉低到20元以下,;如今manner将价格进一步压低到最低10元,以性价比为抓手,很快就抢占了用户心智。 这套"低定价+高坪效"组合拳让其净利率在10%以上,保证了极强的单店盈利能力和健康的现金流, 如今的Manner上海地区门店实现全部盈利,在新兴咖啡品牌中一骑绝尘。 因此,这就是manner的智慧,各位老板肯定可以感受到,想要在看似红海的市场中,站稳脚跟,离不开差异化竞争,而这背后靠的就是爆品打造、人才管理等等。 如果你也想在公司落地这些系统,实现十倍利润、十年增长,你可以学习我的《互联式盈利思维》总裁训练营,里面会给大家深度剖析: 1.传统企业如何打造海量引流新客户的爆品?
2.中小企业老板如何把握未来十年的黄金风口?
3.如何在自己企业落地裂变式合伙模式、社群新商业模式、众筹模式,以及社交电商模式?
4.如何摆脱被厂家无休止压货,被客户无限期欠款的“夹心饼干”模式等等
|